辣媽 2010環法 周杰倫 三二行館 8強
淺論易與斗數轉貼 淺論易與斗數 回憶初學斗數之時,面對著一堆關於星性的內容以及雙星的組合,一看就傻眼,誰會去背那些啊? 話雖如此卻還是硬著頭皮想要去強記,結果就是理智戰勝慾望,不要看了!若是背口訣我倒是很會背,哈! 輾轉數年之後所得到的心得更加證明紫微斗數不是強記死背就能為一張命盤來下註解,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不會有那麼多同道熱衷於斗數的研究之上,更不會在現在掀起一股風潮,更被譽為帝王之學。既然是帝王之學,也就代表”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沒有人能夠將所有訣竅的成因通通公佈,普遍看到的只是”後果”也就是所謂的口訣,不過並不知形成的條件,既然如此又何必盡信書? 其實口訣可以當成研究的一個指標,能夠讓人逆向去思考並找出原理所在,相信用這樣的精神來研究斗數,會令人有更深一層的解析,而不會知其一不知其二。 每個學派都有各自的領悟,有各自的學術理論,當然也各有其精華所在與令人折服之處,但是千萬不能拿兩個不同學理的說法或是論點來加以批評比較,畢竟各有所長。 一部易經都能衍生出那麼多的卦法,更何況以人類智力能無限延伸與發展,實在不能以己之矛,攻子之盾。 陽顯陰隱是不變的天地法則,人在天地之中自然也依循著這樣的理則,在世有入世與出世之別,在人有男女之分,這是道的體現。紫微斗數正是藉由道來闡述人的窮通禍福,作為進退之依據,攻守之準繩。道生太極,而分陰陽,陰陽交而生天地人三才,三才立則四時有序,謂之四象,加以倍之而成八卦,八卦相盪互摩遂成六十四卦,天地萬物莫不在其中。 而紫微斗數正包含了”道”的所有現象與變化在其中,這說來容易,解釋起來可會令人昏頭,但是不明箇中原理,實難將斗數用之入神,因為不論是四化、宮位對待、天地人盤等等,這些基本的斗數理則都需要參入易理,甚至更深入的”訣”若沒有易理的觀念架構,根本無從探索,甚至斥為偽訣,這樣有點可惜,不過此乃緣分,生滅自有其理。 易與斗數如何有關聯,這個觀點必須要從斗數的創作源頭來探討與研究,因為”術”不離”數”,所有的數術都是從易理來衍化而成的,即便是五行、天干、地支等等所有命理學以及預測學的觀念皆從”易”而出,捨”易”則不能言”數”(術),即便是佛、道、儒家在各自闡述理念之上亦多所著墨且引用,由此可知,易不僅是數的變化而已。易經繫辭上傳: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故,易有氣、數、理、象的各自闡釋卻又能互為體與用,依此行無窮變化,而化衍萬物至無盡。易有三易,交易、變易、不(本)易,以此三易才能行陰陽演化,生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然而一切要從河圖與洛書談起。 河圖者,一六共宗,二七同盟,三八為友,四九同道,五十相守。河圖以黑與白點來表示陰陽的概念,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一為陽,六為陰,二為陰,七為陽,三為陽,八為陰,四為陰,九為陽,五為陽,十為陰,同位的兩數皆互為陰陽,而兩數互減所得皆為五,所以由此可知中五之功用。 中五之功在何處?道分陰陽用之於數乃一與二,交媾得三,相摩得四,此一二三四合中五(一加四,二加三)謂之為生數。一加五為六,二加五為七,三加五為八,四加五為九,五加五為十,所以六七八九(十)謂之為成數。 單數為陽為天,雙數為陰為地,是故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一三五七九合而為二十五,地數(五)二四六八十合而為三十,天數二十五加地數三十這就是天地自然之數五十有五。 易經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五位者,天數一三五七九,地數二四六八十。天數二十五乃是相得,各有合即是二十五加二十五是為五十乃大衍之數;地數三十為相得,三十加三十即為六十乃是各有合為六十四卦。 邵子曰:蓍存一,而卦去四。乃是因為天圓地方的概念,圓者一,方者四,所以大衍之數五十存一其用四十九,六十四卦去四而為六十。大衍之數(天)除以五,得十而為十天干;卦數(地)六十除以五,得十二為十二地支,自然之理豈非妙哉。 言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在其中,洛書之分布任對角斜線相加均為十五;一六、三八不變,與河圖同,變者,二七與四九易位,才能符合數的對待變化以及協調,合伏犧先天八卦。數遇十又返為一,故數之極,九。 洛書數為九,合卦理符數理,與河圖互為體用,不相違背而各有所述。河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已隱含於河圖之內。觀此,河圖洛書又與斗數有何相關?以下就試著以斗數的基本面來論述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 紫微斗數是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為排盤的要件,取太陰曆法,何故? 斗數有十二宮,一年有十二月,而正月建寅,每年的正月地支都是寅,這是陰曆的曆法。 陰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盈虧往復來計算日子,簡單來說,五日一侯,三侯一氣,一氣十五日。初一朔月,十五望月,至三十又復朔月,故初一到十五為一氣(節氣),陽氣漸升,陰氣漸降,至十五為滿;十六至三十亦為一氣,陰氣漸升,陽氣漸降,所以太陰曆一月有二氣,是為三十日,一年即有三百六十太陰日,合周天三百六十度。 斗數十二宮若以太陰曆十二個月而立,即符合自然之現象以及易數的變化,代表陰陽二氣的升降以及往返循環而生生不息。 天有五辰(天干十以陰陽之區分實為五,天干合同河圖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地有六律(地有十二支,以陰陽區分實為六,乃地支合),所以斗數以太陰曆為主,從寅宮起,以五虎遁干起寅宮(正月)天干順佈,順數生月(十二),逆數生時(十二),定命宮而逆佈十二宮,以生日(三十)定紫微星逆佈,觀此則易的理象數皆在其中。
2